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628.此处的内义是这样:教会所在之地的每个人,无论是谁,都“败坏了自己的路”,以致他不理解真理,因为人人都变得肉体化。这不仅包括前一节(创世记6:11)所论述的那些人,还包括本节,尤其下一节所论述的那些被称为挪亚的人,因为他们在重生之前也是这样。之所以先提及这些细节,是因为接下来的几节(创世记8:15-22 )论述的是他们的重生。此外,由于教会几乎没有留下什么,所以现在经上用的是“神”这个名,而不是“耶和华”。本节经文的意思是真理荡然无存,而下一节的意思是良善荡然无存。这些只存在于那些被称为“挪亚”的人所拥有的余剩(因为没有余剩,就没有重生),和他们所知道的教义中。但对真理的理解没有了,因为这种理解只能存在于对良善的意愿所在之处。没有意愿,就没有理解;意愿如何,理解就如何。上古之人拥有对良善的意愿,因为他们拥有对主之爱,并由此拥有对真理的理解。然而,在此处,这种理解与意愿一道完全消失了。尽管如此,一种理性真理和属世良善仍存在于那些被称为“挪亚”的人身上;所以他们还能重生。
4224.器官形式不仅包括那些肉眼可见或通过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形式,还包括无法以肉眼看到或用任何人工设备所观察到的更精纯的形式。这些更精纯的形式更为内在,就是诸如属于内在视觉,在目的上属于理解或认知的那类形式。这些是无法测寻的,但仍是形式,也就是实质;因为视觉,甚至理性视觉离了某种事物是不可能的。这一点在学术界也是众所周知的,也就是说,没有实质,也就是主体,就没有任何模式,没有任何限定,也就没有以活跃的方式显现它自己的任何品质。这些无法测寻的更精纯或更内在的形式,就是那些形成并发出人的内在感官,以及产生其内层情感的形式。天上的内层事物就对应于这些形式,因为内层天堂对应于它们所发出的内在感官及其内层情感。不过,关于这些天堂及其对应关系,有很多事已向我透露,只是它们无法阐述清楚,除非各自予以单独阐述。因此,蒙主的神性怜悯,我将继续阐述这个从前一卷就开始的主题,即人与大人的对应关系,以便让人最终不再凭任何推理,更不再凭任何纯粹的猜测,而是凭实际经验去了解他自己的存在状态,及其被称为灵魂的内在人,最终了解他如何与天堂并通过天堂与主联结。到那时,他将知道是什么使得人成为一个人,是什么将他与动物区别开来。另外,他将知道人如何使自己脱离与天堂并主的这种联结,并将自己与地狱联结起来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